重拾表达
我其实一直都是个爱表达、渴望分享的人。只是这背后曾经隐藏着我的炫耀以及对他人肯定的渴望。这本无可厚非,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在正反馈里长大的。只是,从小成绩还不错的我,从应试教育里面单一的评价标准里获得的正反馈太多太多,无数次的积极肯定,无论真心还是不真心,无论功利还是不功利,让我的大脑建立了极其强烈的通道。所以,才让喜欢表达分享的我,常常因为没人回应而苦恼,也总是在试图炫耀自己的优秀和厉害。
最近思想发生了转变。
一是意识到了自己的“不厉害”。我打了引号,因为我不想变成没自信的体现。我是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每个人都很独特。不一样的个体,应该有多元的评价标准。我的确在很多方面都不厉害,赚钱数目、技术深度、Title含量、摄影水平、身材样貌等等。若是我只用这些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,真的信心全无啊!所以,我得努力构建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。也许在提供情绪价值、组织策划活动、情感细腻、诗情画意、朋友交往、技能全面、做事认真等方面,我还是有点东西的。在“世俗”的标准里,比我厉害的人太多了,清北毕业、技术大牛、家庭幸福、伴侣相爱、身材健硕、房子几套、事业成功的人大有人在。我也渴望在这些标准里取得好成绩,只是这么多年跟随直觉的生活,我早已落后太多。但我也不会轻易否定自己,有些东西不是我说能改变就能改变的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意识到了那些不言自明选择背后的逻辑。反思、热爱与幽默,是我新学到的应对方法。
二是别人的看法、态度、意见、肯定不再占有如此大的比重。今天看了 Life is short 这篇文章,借用里面的用法,越来越觉得别人的看法都是“bullshit”。这么说,不是狂妄自大、目中无人,而是对强烈依赖别人看法的正反馈的反思和批判。别人的看法总是片面的,因为他没有你独一无二的经历。他夸你的时候,可能只是因为他没有见过更优秀的。他否定你的时候,或许是因为没有看到你背后的挣扎和局限。不过,别人的肯定和否定依然值得聆听,是建立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坐标参考,值得感谢。只是对于一个长期依赖别人看法的人,还是偶尔需要矫枉过正,需要更加积极地建立自我的肯定,“自大”一点。如果我自己觉得还不错,有没有人肯定又怎样呢?获得不到别人的肯定,是很正常的事情。王阳明的心学在他在世时,并不得到许多人的认可。我最喜欢的李泽厚的哲学思想,也并不流行,可我觉得那是真理。萨特说别人即是地狱,以前颇有认同,最近经历许多之后,开始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。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外物和自己,同样重要。
正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对他人的重新审视,让渴望自我表达的背后有了更强有力的底气和支撑,也才有了重拾表达这样的叙述。
附记1:看了明老板写的表达的阈值,有所思考,觉得自己的情形和他完全不一样,于是有了这篇文章。
附记2: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很多道理,它一直就在那里。你不同年纪看,理解也会不一样。
评论